时间:2023-03-21 14:38:36 | 浏览:184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老年人在购买保健食品时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要结合自己身体状况来选择。每种保健食品都有它的适宜人群或者不适宜人群,老年消费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建议在购买保健食品前,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体检,听从医生的建议。然后结合保健食品声称的功能、适宜人群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目前,我国批准的保健食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仅限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素补充剂。另一类是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分为27项,包括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增加骨密度、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功能、缓解视疲劳、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改善皮肤油份、减肥、辅助降血糖、改善生长发育、抗氧化、改善营养性贫血、辅助改善记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排铅、促进消化、清咽、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促进泌乳、通便、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脂。超出上述功能的保健食品宣传均为虚假宣传。一般情况下,每种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不超过2种,那些包治百病、无所不能的保健食品是不存在的。
二要认准“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 并仔细核对保健食品 批准文号。保健食品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稍有不慎,就会买到 一些包装与保健食品十分相似的普通食品或者假冒伪劣保健食品。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尽量选择超市、药店、专卖店等场所或者信誉较好的电商处购买保健食品,注意查看商家是否取得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其经营范围是否含有保健食品销售,并检查产品包装上是否有“蓝帽子”保健食品专属标志及批准文号。没有“蓝帽子”的不是保健食品,产品批准文号的真伪及具体注册或者备案信息,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特殊食品信 息查询平台(
http://tsspxx.gsxt.gov.cn/gcbjp/tsspindex.xhtml)查询。
三要注意区分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及药品的区别,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保健食品不同于其他食品,也不同于药品,对此要严格加以区分。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替代其他食品和日常饮食,老年消费者在食用保健食品期间,要坚持均衡饮食;保健食品没有疾病治疗或预防作用,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保健食品一般需要较长时期的食用才能达到保健的目的,不可期望所谓“疗效”“速效”,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吹嘘为灵丹妙药或片面夸大药品毒副作用的虚假宣传。消费者身体不适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不可完全依赖于保健食品,以免贻误病情。此外,保健食品并非吃的越多就越健康,一定要按照标签、说明书中要求的剂量和次数来服用。在食用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时,还要注意不要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以免补充过量。
来源: 央视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生保健,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窍门。人类进化史数千年,奥妙无穷的人体早就拥有了其特有的生物钟,在特定时间做特定的身体保健可能事半功倍,而在一个时间做与之不对应的保健可能就效果一般甚至没有效果还对人体造
仲冬指的是冬季的第二个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此时节天气严寒、干燥,容易导致感冒、哮喘、脑血栓、关节炎等季节性疾病高发,因此养生保健则更加重要。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鹖鴠(音:hé dàn)不鸣;
国际自我保健日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纪念日,是由中国企业家、“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WSMI)主席郭振宇博士发起的倡议,将每年7月24日定为“国际自我保健日”,以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倡导全球民众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通过自我保健改进生活方
现如今“保健品”在中老年群体中十分受欢迎,而犯罪分子也利用这一点将黑手伸向了“保健品”市场,他们利用低价购买对老年人人体无害的食品,通过讲师和销售员的各种包装,这类食品摇身一变就成了他们口中的治病良方,从而达到他们骗取老年人钱款的非法目的。
保健品的市场向来红火,也不乏争议。不管是保健品的花样还是宣传方式都层出不穷,功效也是吹得天花乱坠,而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当的人群,他们往往被某一夸大功效给忽悠,结果吃什么保健品都没效果,花了一堆冤枉钱。今天就科普一些被“吹上天”的食物,看看这
“奶奶最近又买了很多保健品,我劝她别买总是不听,每个月退休金有一半都花在这上面了,怎么办啊?”后台收到一位粉丝的私信求助,保健品售价昂贵,紧紧抓住老年人“保健”的需求,导致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虚假的保健品。一、保健品不是
导语2021年3·15晚会上,搜索软件上的虚假宣传广告遭到曝光。用户在搜索软件上搜索"减肥","降血糖"等关键词时,会出现许多诸如患者现身说法,自述疗效的广告和一些所谓知名医学专家的答疑广告。不法商家借此宣传方式,将普通食品的功效吹嘘得神乎
来源:【中国食品报】随着保健食品的热销,骗子有了可乘之机,营销陷阱也有很多。常见的“专家健康讲座”,即在酒店、宾馆等场所举办免费“专家健康讲座”,邀请所谓“专家”讲述某某保健食品效果神奇,然后以“赠药”“送纪念品”“免费旅游”等手段吸引消费
冬季应该避寒就温,在室内的温度适中。注意身体的保暖,那么在生活上我们应该怎样养生最好呢?只是把衣服穿多,不要喝冷水就是在冬季的生活里养生了吗?1、早睡迟起《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
老年人“理疗”后骨折、20万元购买保健品却根本没效果……近年老年人对养生保健服务以及各式各样养生保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同时因商家套路多或相关知识缺乏、维权意识薄弱而产生的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消委会获悉,去年以来广东省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