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52:12 | 浏览:765
一些年轻人长期服用保健食品,有的因为相信保健食品能治病,有的虽然觉得没效果,但因为朋友吃,且认为吃不坏身体,也选择长期服用。专家认为,年轻人不应盲目服用保健食品,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谨慎选择,并认准权威标志。
“早吃油、晚吃钙,日常想要呵护保养,减少体内油脂堆积的朋友们,看一下我们这款鱼油……”晚上8点,在某电商平台直播间,主播正卖力宣传一款鱼油的特殊功效。
“大豆磷脂怎么吃?”“钙片功效都一样吗?”根据网友抛出的问题,主播分门别类推荐保健食品。《工人日报》记者注意到,这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近3万人次,该店铺在售商品中,熬夜护肝片、柠檬酸钙片、葡萄籽胶囊等保健食品最为畅销,均超过1万人次付款。
年轻人也需要吃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真能保健康吗?面对林林总总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如何选择?《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每年花在保健食品上2000~4000元
“感觉自己免疫力低,皮肤经常过敏,身上起湿疹,甚至头皮也会长东西。”为缓解症状,王月寄希望于各种保健食品,胶原蛋白粉、鱼油、维生素泡腾片……而且一吃就是6年。
据了解,像王月这样长期服用保健食品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2020年,我国保健食品产量从26.5万吨上涨到的66.46万吨,保健食品在25~34岁年龄段渗透率达15%,24岁及以下年龄段渗透率达19%。
在北京工作的张蒙,曾被便秘困扰许久。经朋友推荐,他开始服用一款保健食品。“卖家说吃这个能治疗便秘,尝试服用一段时间后,确实有效果。”此后,张蒙如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连续服用长达7年。
“身边一些朋友也在吃各种保健食品,至于效果,其实不是很明显,但反正也吃不坏,所以就一直服用。”王月每年在各种保健食品方面的花销在2000~4000元。
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张召锋认为,年轻人服用保健食品,一方面由于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更注重身体保养;另一方面是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不少年轻人身心压力大,加上运动量少、饮食不规律、熬夜等,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盲目服用可能适得其反
按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已逐步发展为持有效许可证书的保健生产企业1691家,在产的品种15375个,产业规模约4000亿元。
但保健食品真的百利无一害吗?张召锋认为,保健食品归根到底是一种食品,不能等同于药品,年轻人盲目服用保健食品不仅不利于健康,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汪之顼表示,为追求快速、短期市场利益,一些不良商家或者部分销售人员,利用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知识盲区,借助营养保健领域的关注热点,引诱消费者不合理选购,导致很多年轻人错误使用保健食品。
在一家电商平台,记者向客服咨询一款鱼油,客服声称:“鱼油胶囊能提供高含量的优质营养,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问题。”而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2年版)》中,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未位列其中。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1全年受理食品类投诉77301件,其中保健食品类7709件,占比近10%。在保健食品类投诉案件中,关于质量问题投诉高达2921件,涉虚假宣传问题投诉1340件。
年轻人应谨慎选择保健食品
张召锋认为,目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有艺术,没科学”问题,有些产品包装精美、宣传声势大,但缺乏科学证实,“有时连产商都搞不明白生产的保健食品有哪些功能。”
“对于消费者来说,每个人体质不同,服用相同的保健食品效果也会存在差异,所以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谨慎选择。”张召锋说。
汪之顼表示,消费者对营养保健食品要合理选择与理性消费。通过普通食物难以达到一定浓度和含量的营养物质,可以借助保健食品来补充,但不能迷信营养保健食品能产生神奇作用。此外,在选择保健食品时,应该认准权威标志。
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保健食品标志管理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保健食品标志为依法经注册或备案的保健食品的专有标志,保健食品最小销售包装应当标注保健食品标志。
目前,国内正规的保健食品在外包装或标签上有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专用的天蓝色标志,俗称“蓝帽子”,相关信息可以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供消费者选择、甄别。
张召锋认为,年轻人要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态,不能完全依靠服用保健食品,可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注重食物多样性、合理搭配,达到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效果。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月、张蒙为化名)(记者 郜亚章)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由此也带动了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的热销。专家指出,盲目的保健不可取,对于保健品,许多人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什么才是真正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一些年轻人长期服用保健食品,有的因为相信保健食品能治病,有的虽然觉得没效果,但因为朋友吃,且认为吃不坏身体,也选择长期服用。专家认为,年轻人不应盲目服用保健食品,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谨慎选择,并认准权威标志。“早吃油、晚吃钙,日常想要呵护保养
原标题:熬夜护肝片、柠檬酸钙片、葡萄籽胶囊……数据显示,我国保健食品在产品种达1.5万余个,34岁及以下人群渗透率达30%以上——保健食品缘何受年轻人热捧?一些年轻人长期服用保健食品,有的因为相信保健食品能治病,有的虽然觉得没效果,但因为朋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不少人会选择购买“保健食品”哪些是真正的“保健食品”究竟和食品、药品有什么区别一起往下看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食品,适用于一些特定人群,可以调节人体的机能,但是保健食品不可以也不能以治病为目的,所以不
前不久,北京保健品化妆品协会双百工程预防虚假宣传项目组就组织了一场科普宣传活动,告诉您如何正确认识保健食品,防止遭遇虚假宣传。在顺义区双百工程裕龙联络站的科普现场,北京保健品化妆品协会副会长金雪峰正在为老人进行一场科普活动,记者了解到,这也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么区别?保健食品可以当药吃吗?买保健食品时要注意什么?保健食品真的可以抗癌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食品市场越来越红火,“防癌、抗癌、延年益寿、提高智力、排毒养颜……”等功效被宣传得神乎其神。 近期,
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沈美)10月30日,2018中国保健食品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保健协会原理事长中国卫生监督协会会长张凤楼表示,保健品与保健食品概念应严格区分,概念对保健知识的普及和保健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健品和保健
记者 李培乐为加强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作用,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济南市平阴县市场监管局将保健食品整治行动与《市场监管系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整治工作方案》相结合积极开展保健食品整治工作。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与老
最近某企业旗下的保健品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已处于风口浪尖上。今天给大家科普几个概念。 什么是保健?即对身心健康具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措施。 保健是指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环境
苏某在医院体检时,发现右侧乳房上方有一个小肿块,被确诊为乳腺癌。当苏某还在考虑是否进行乳腺癌治疗的时候,朋友周某向她推销了一款保健食品,并宣称吃了该保健食品后可以让癌症患者的肿瘤变小、让小肿瘤消失,即使没有肿瘤的人,吃了后也能防病治病、延年
保健食品可以声称哪些保健功能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公开征求意见《关于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2年版)及配套文件的公告(征求意见稿)》24种功能将被纳入功能目录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国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
现如今,很多骗子以开展“养老帮扶”为名,以义务诊疗、免费医疗咨询等方式,在获得老年人信任后,夸大病情、虚构保健品为“特效”药品,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面对良莠不齐的保健食品市场和不断变化的诈骗手段,老年人如何鉴别保健品真伪,保护自己的“
如何选购保健食品更放心?关于保健食品,您知道如何选购吗?西安市市场监管为您讲解保健食品相关知识!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而保健食品已经成为公众追求健康的主要消费选择。但保健食品社会各界态度褒
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8月19日,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高级副总裁、无限极全球行政总裁俞江林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在推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过程中,保健食品的作用不可否认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组织制定了《保健食品新功能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9月1日。01首次为保健食品开发新功能出台细则事实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