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7:36:56 | 浏览:86
不只是2022年业绩预告,绝味食品在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中均表现为利润同比下滑,其中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62.24%、80.36%和77.24%
《投资时报》研究员 卓玛
你有多久没有买卤味鸭脖了?
此前,“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这一话题曾登上微博热搜,有不少年轻消费者在话题中表示,不买绝味和周黑鸭等品牌主要由于价格越来越贵。“买两三样产品,总价就超过100元,不如直接买社区周边的摊位。”
在此背后,部分卤味公司业绩走低已显而易见。
1月29日,知名卤味食品公司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绝味食品,603517.SH)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该公司预计2022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9.81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元—2.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7.19亿元,同比下降59.69%—65.25%。
对于2022年利润下降,绝味食品在业绩预告中提到了为响应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暂停部分工厂和门店运营、销售费用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
《投资时报》研究员曾就公司近期业绩表现电邮沟通提纲至绝味食品,该公司表示,公司2022年的经营策略主要围绕重视产业安全、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关注长远利益等价值取向来展开工作。
而对于消费者认为产品越来越贵而不愿购买,绝味食品则表示,公司一方面将加强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将优化囤货管理机制,适时合理囤货,以平滑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变动。
截至2月2日收盘,绝味食品报收于55.34元/股,较2021年2月18日盘中触达的105.98元/股的历史最高点下跌47.78%,当前总市值为349.33亿元。
绝味食品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元)
数据来源:Wind
利润预降超70%
1月29日,知名卤味食品公司绝味食品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该公司预计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68亿元,上年同期为65.49亿元,同比增长0.78%—3.8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9.81亿元,同比下降73.49%—77.5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元—2.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7.19亿元,同比下降59.69%—65.25%。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自上市以来,绝味食品在2020年首次出现利润负增长,但随后即在2021年实现业绩反弹。目前来看,2022年的业绩表现是该公司自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成绩单。
对于2022年利润下降,绝味食品在业绩预告中主要归结为受主营业务和非经常性损益两大因素的影响。
该公司表示,为响应疫情防控要求,公司部分工厂及门店暂停生产与营业影响了销售收入及利润;在疫情期间加大对加盟商的支持力度推高了销售费用。同时,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了公司毛利率,本期投资收益也有所减少。
此外,绝味食品称,公司终止了2021年度股权激励计划并实施了新的股权激励,原股份支付费用计入本期非经常性损益。
面对《投资时报》研究员关于对公司业绩看法的提问,绝味食品回复称,“2022年国内的新冠疫情反复扰动实体经济、餐饮类及线下连锁类消费”,“公司在2022年的经营策略围绕重视产业安全、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关注长远利益等价值取向来展开工作。”
绝味食品预计2022年利润负增长
数据来源: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
销售费用增速高于营业成本
事实上,不只是2022年业绩预告,绝味食品在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中均表现为利润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62.24%、80.36%和77.24%。
对于利润下降的原因,该公司也均提到了门店扩张加速、营销推广费用增长、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
绝味食品此前曾提出要在2022年底前实现净增1000家—1500家门店的目标。而据该公司2022年半年报显示,仅上半年,绝味食品就在中国大陆地区实现门店净增长1207家,提前实现了全年目标。截至上半年末,该公司在大陆地区的门店总数为14921家。
这样的门店扩张速度是否过快?绝味食品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目前卤味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休闲卤制品行业尚处于开放竞争阶段,外部环境挑战进一步加速了行业整合、洗牌的进程,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重点加大了受疫情影响较小区域的布局。
此外,财报显示,绝味食品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的营业成本分别为11.77亿元、24.01亿元和37.64亿元,分别同比上涨19.26%、16.80%和16.89%,该公司均表示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
事实上,绝味食品的营业总成本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尽管金额远不如营业成本,但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增长幅度远高于营业成本。
财报显示,绝味食品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36亿元、3.96亿元和5.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5.07%、84.52%和53.17%。
成本全面上涨,反映到消费层面则是价格过高。此前“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这一话题曾登上微博热搜。有不少年轻消费者在话题中表示,不买绝味和周黑鸭主要由于价格越来越贵——“买两三样产品,总价就超过 100 元,不如直接买社区周边的摊位。
对此,绝味食品回应《投资时报》研究员称,公司产品价格受诸如原材料价格波动、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一方面将加强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将优化囤货管理机制,适时合理囤货,以平滑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变动。”
二级市场方面,1月30日农历兔年新年开盘,绝味食品的股价增长1.23%报收于54.48元/股,实现开门红。不过据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 2022年全年股价累计下跌了9.52%。此外,自2021年2月18日盘中股价触达105.98元/股的历史最高点后,绝味食品的股价总体呈下跌态势,至今已较最高点近乎腰斩。
面对股价下跌,绝味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关注自身股价的变化,但股价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投资者可注意投资风险。”
近日,鸭脖两大巨头周黑鸭和绝味食品纷纷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情况全都不容乐观。周黑鸭公告指出,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预计为1000-2000万元,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是2.30亿元,同比下降超过90%。营收也比去年同期的14.53亿元
不只是2022年业绩预告,绝味食品在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中均表现为利润同比下滑,其中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62.24%、80.36%和77.24%《投资时报》研究员 卓玛你有多久没有买卤味鸭脖了?此前,“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
"绝味"鸭脖,告了"纯味"鸭脖,法院判赔90万元!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纯味的鸭脖子店铺,在全国各地,红红火火的卖这个鸭脖子。可是这些纯味店铺的门面装修,商标设计,都跟绝味鸭脖,这个简直像这个双胞胎。那么绝味鸭脖,是我受到很多人喜爱的一个
“绝味”鸭脖遇到“纯味”鸭脖,相似的店铺包装和logo,一字之差的品牌名,这样真的没问题吗?近日,湖南高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2008年,绝味公司首次注册成立,其后分别申请注册了5款商标。到2019年12月,“绝味”
炎热的夏季,卤味配酒,快乐我有。咦,怎么感觉哪里不太一样,仔细一看,居然不是“绝味”而是“纯味”。相似的店铺包装和logo,一字之差的品牌名,这样真的没问题吗?近日,湖南高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基本案情2008年,绝
炎热的夏季,卤味配酒,快乐我有。咦,怎么感觉哪里不太一样,仔细一看,居然不是“绝味”而是“纯味”。相似的店铺包装和logo,一字之差的品牌名,这样真的没问题吗?近日,湖南高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基本案情2008年,绝
封面新闻记者 韩建文近日,在食品行业有一条消息备受关注,特别在股市中的反应非常强烈。该条消息让这家国内“鸭脖一哥”的股票出现大跳水,当天暴跌8.22%,次日暴跌3.30%,截至3月10日,跌势仍未有停止迹象,这家公司就是国内卤味巨头之一的绝
#财经新势力新春季#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为什么讲公司故事越来越少,我都没注意这个问题,想想确实讲财务的内容越来越多,而且会员内容补充的深度观点也全都是财务相关内容。财务数据看多了都会觉得枯燥,今天正好周末,又正好我跟绝味的高层很熟悉,所以专
7月14日晚,绝味食品(603517.SH)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至34亿元,同比上升1.78%~8.14%。归母净利润预计为0.9亿元~1.1亿元,同比下降78.08%~82.07%。对
3月7日,绝味食品(603517.SH)低开后大幅下挫,一度逼近跌停,截至发稿,报47.00元/股,下跌8.22%,成交量达24.18万手,为上市以来第二高。6日晚间,绝味食品公告称,公司通过一项议案,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
#快消八谈##绝味##港股##上市##鸭脖#业绩连降的绝味食品正在筹划赴港上市。3月6日,绝味食品宣布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绝味食品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是为了“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增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1月30日讯(记者 李丹昱)门店越开越多,盈利水平却出现断崖式下滑,让绝味食品、周黑鸭等卤味巨头们的前景蒙尘。1月29日晚间,绝味食品(603517.SH)发布公告称,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68亿元,上年同
#快消八谈##周黑鸭##鸭脖##年轻人#没有意外,周黑鸭交出一份业绩大跌的财报。2月14日,周黑鸭因净利大降超90%登上了微博热搜,前一晚,周黑鸭发布公告称预计2022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超过94%。鸭货真的卖
尚一网讯( 刘清 张昊)近日,常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7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公告。公告中指出,在抽检的150批次食品中,仅有1批次食品不合格。7月份抽检食品主要涉及糕点、调味品、坚果、饮料、蔬菜制品、奶粉、饮用水等。不合格批次食品是蒜香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2日讯 今日,食品加工制造板块整体涨幅1.79%,其中,75只股票上涨,6只股票下跌。 数据显示,截至今日,食品加工制造板块近一周涨幅1.79%,近一月涨幅-0.48%,近一季涨幅-3.67%。 其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