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行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健康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人们对营养保健食品呈现出多元化需求,那么如何通过科学的消费行为分析,树立保健食品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呢?△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张佳告诉您:培养正确的...
一场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行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健康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人们对营养保健食品呈现出多元化需求,那么如何通过科学的消费行为分析,树立保健食品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呢?
△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张佳告诉您:培养正确的保健品的消费观
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比2019年提升3.98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为历年最大。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在选择保健食品应该注意些什么,什么是正确的保健食品消费观。
在今年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时提到,保健品虚假宣传情况较为严重,成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重灾区。
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五大套路主要包括:
1、免费赠送模式“引人上钩”
2、假称公益活动“冒用权威”
3、失实夸大宣传“现身说法”
4、主打亲情牌“温情攻势”
5、治疗效果好“立竿见影”
所以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警惕“药到病除”、“权威证明”、“专家义诊”、“免费服务”这些陷阱。
中消协也对消费者给出了保健品消费的建议,分别是:
1、长知识,莫信大话:保健品不具备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任何宣称保健品治病、防病的行为,都是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要求的。购买保健食品应认准“小蓝帽”标识,按需自愿选购,并认真核对产品批号和功能声称是否存在虚假、套用等问题,必要时,可通过属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验真伪。
2、防忽悠,远离这些行为:为达到诱导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目的,很多不法商家以“免费”为诱饵,采取免费试用、赠送礼品、免费旅游、优惠养生等方式来获取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联系方式及情感信任,进而推销保健产品。建议中老年消费者远离所谓的专家义诊、组织旅游、分时养生度假等保健养生宣传、经营行为。
3、识骗局,猛戳这些谎言:不法商家往往打着惠民工程、政府补贴、消费维权等幌子对商品做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通过虚假打折、“雇托儿”、“饥饿营销法”等手段制造“现场抢购”的营销氛围,甚至有的打着各种社会组织和消费维权的旗号,声称能帮助消费者追讨被骗买保健品款项,诱使消费者落入“连环骗”的圈套。
4、懂维权,保留这些凭证: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消费者不仅要做到掌握起码的辨识商品真伪的能力,选择正规渠道,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并妥善保留购买小票,主动索要发票,保存在线交易记录等必要的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积极通过正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大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维权处理:
1、和经营者自行协商
2、拨打12315向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
3、去相关行政机关进行申诉
4、在当地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
来源: 山西晚报